
字體不僅是視覺設計的基石,更是文化的深刻映照。蒙納(Monotype)於2025年度字體趨勢報告《Re:Vision》中,揭示字體設計如何在全球文化、社會變遷與技術革新中扮演重要角色。報告以未來視角出發,深入探討字體與設計如何影響並回應當代議題,為創意工作者提供靈感與方向。
蒙納資深執行創意總監 Charles Nix、Phil Garnham 和 Tom Foley 共同撰寫的《Re:Vision》,聚焦字體在文化力量中的定位,並提出6大主題:聲音與視覺、人文字體、自由與法治、生命週期、衝突與和平,以及炎熱與潮濕。這些主題不僅反映了全球關注的議題,如AI人工智慧、世代差異與氣候變遷等,更進一步探索字體如何以設計語言影響社會。
今年的關鍵字「Re:Vision」代表重新審視字體與世界的關係。Phil Garnham指出,字體不僅是被動的文化反映,更能主動影響社會。他認為設計師應思考社會發展如何改變設計方式,並強調字體設計的積極作用。蒙納透過與設計機構、大學及品牌的合作,展開聯合專案,旨在引發創意工作者對未來設計的深層思考。

6大主題中的《聲音與視覺》展現了字體與多感官技術的融合。蒙納與倫敦音樂工作室 Audiosocket 合作,利用AI技術標記音樂樣本與字體特性,開發出一款能匹配字體與音樂的應用程式。這項技術於3月的SXSW藝術節上亮相,讓通感(synesthesia)這種感官體驗更加普及。《人文字體》則聚焦AI對字體創作、傳播及使用的影響,並探討人類創意在科技洪流中的定位。
《生命週期》章節針對高齡化社會進行深入分析。根據衛福部的預測,2025年每五人中將有一位是長者,視力變化對閱讀體驗的影響成為設計重要課題。蒙納提出字體設計如何跨越世代,打造友善的資訊傳遞方式。《自由與法治》、《衝突與和平》和《炎熱與潮濕》則分別探討字體設計在政治表達、衝突調解及環境議題中的角色。
Charles Nix表示,字體設計在解決全球挑戰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技術迅速進步與社會劇烈變化的時代。他認為,這份報告能激勵設計師突破視覺傳達的界限,為未來視覺文化提供路線圖。Tom Foley補充,字體設計不僅塑造我們的共同經驗,更能反映文化的深層意義。
這份報告的核心在於重新定義字體的價值。Phil Garnham強調,字體不僅傳遞文字內容,更承載著深層意義,有時甚至具備革命性力量。蒙納希望透過《Re:Vision》,幫助設計師與品牌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並做出精準的設計決策。
字體是文化的鏡子,也是設計的語言。蒙納以其百年專業,持續引領字體設計的未來方向。《Re:Vision》不僅是一份趨勢報告,更是一個探索未來設計可能性的起點。完整報告現已於蒙納官網上線,期待更多創意工作者加入這場設計革新的旅程。

The post 字體設計的未來!蒙納2025年度報告《Re:Vision》聚焦6大趨勢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