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上月28日發生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一名國人於緬甸第二大城瓦城罹難。緬甸台商總會會長楊友全與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今(2)天透露,該名罹難國人赴瓦城捐助當地幼兒園,受困飯店殘骸下3天才逐漸失去生命跡象。徐佳青感嘆,此狀況若發生在台灣,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救援。
楊友全今日於僑委會「有僑無礙 送愛緬甸」記者會會後受訪說明,於瓦城罹難的台籍婦女起初是與丈夫林姓男子一同至當地進行捐助活動,兩人於捐助活動期間居住在當地一間和尚廟,活動結束後投宿長城飯店。
楊友全提到,長城飯店倒塌後的第一時間,林姓男子成功逃出,林太太受困於倒塌的飯店內,在受困的前3天皆有生命跡象,並以對講機對外聯繫,直到第4天才失去訊息,昨晚遺體已經被從飯店殘骸下運出,正在準備後續事宜。緬甸地震發生當下,台商總會理事正好剛離開瓦城,隨即折返回瓦城關切災情。
徐佳青感嘆,林姓夫婦是一貫道信徒,與其他5人一同赴瓦城孤兒院捐助,為多了解情況而在瓦城多留宿一晚;林太太受困後處在沒水沒電且氣溫最高41度的情況下,本身又患有慢性病,從第3天起生命跡象便開始減弱。他們一直都知道受困人員的位置,卻苦無救難工具,如果在台灣,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救援。
楊友全表示,緬甸碰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地震,缺乏救災經驗與工具,甚至都是徒手挖掘救災。台商在3月28日便著手統籌處理原料,於3月31日湊足原料,立刻生產災區需要的屍袋,今日已經生產500個,馬上裝車送去災區。
台灣於緬甸地震後第一時間表達援助意願,搜救隊也同時整備完成,包括專業搜救人員126名,含6醫師、7護理師、2獸醫師、2結構技師,以及6隻搜救犬及各式裝備器材15公噸,但因遲遲未獲緬甸政府回應,3月30日決定解除搜救隊的待命狀態。
至於是否即便官方管道無法深入緬甸救災,當地人在接受台商援助時,還是會知道台商會代表台灣人?楊友全表達肯定並指出,緬甸對台商相當友善,他們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即使台商會的急難救助金不夠用,也願意自掏腰包先行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