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李嘉誠外號「李超人」,外號的由來早於1981年《遠東經濟評論》以李嘉誠身穿超人裝束的卡通作封面,大字標題Hong Kong's
'Superman',超人之名不脛而走。李嘉誠縱橫商場數十年,投資眼光獨到且判斷驚人,1999年正值網路泡沫的頂峰期趁高估值將持有的Orange股權出售,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大金額的單一宗交易紀錄;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他觀察到中國政壇轉風向,陸續把投資重心轉向英國;2017年長和系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作價402億港元,成為香港歷來最大宗物業成交,一年後香港的甲級商廈行情從頂峰下滑,至今未見起色……李嘉誠每有大舉動都像危機預警,這次長和出售港口的風波亦然,事情要從波蘭的格丁尼亞港事件說起。
聽令北京阻美軍備泊岸 出售港口營運權早有部署
對於長和擬出售在中國以外,包括在巴拿馬、波蘭等多個國家的港口經營權引起掀然大波,不少人以為導火線是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1月就職演說重申將拿回巴拿馬運河,李氏為免捲入美中政治角力逐旋渦而急急出售港口經營權。把時間線推前至2023年8月,當時在波蘭格丁尼亞港發生了一起小風波或許才是今次賣「港」事件的原點,其時美國國防部以向烏克蘭輸送軍事輜重須進入長和管轄的碼頭範圍,但長和拒絕讓船隻卸貨,差點耽誤了軍援。此舉令歐美意識到與中國背後挺俄立場有關,而重要戰略港口掌控在可被中國左右的商人手中潛在極大風險。歐美警鈴大作的同時,相信李氏經此事後認清中共的立場,套用大陸網絡用語就是「白嫖」,既要任憑差遣,遇事卻袖手旁觀,一切政治後果由他個人承擔。為了規避風險,估計是次長和賣港早有部署,而非因川普發作才急就章。
一再退讓只換來一夕安寢
李嘉誠再次發揮危機預警大師的風範,年屆96歲的他親率長和賣巴拿馬港口抽身政治旋渦同時賺個盆滿缽滿。猝不及防流氓擺出一副誰大誰惡誰正確的架式,先在輿論上施壓,再動用執法部門審查,更傳出要求中國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企業建立新合作,最新消息是長和被連番施壓後,交易暫緩。
大眾期待看李嘉誠如何化解是次賣「港」危機,守得住李氏江山,抑或超人遲暮無力招架呢﹖沙盤推演一下交易成敗的後果,一旦成事,李氏被中共封殺,生意上的損失是可以估算的,尤其是李嘉誠超前部署把家業轉出中國,斷尾求生,此後把業務撤離香港,求闔家平安(如果官方出動「莫須有」一招則另作別論);坊間盛傅多年,李嘉誠與習近平的關係不好,即使長和最終放棄出售港口營運權,相信在中共眼中亦只是「將功贖罪」,撕破臉的關係難以修補,一再退讓討好換不來安穩。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想像一下,日後某某項目要集資,某某地區要開發,中央一聲令下要「愛國商人」好好表現一下,屆時能說不嗎?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野豬們何去何從?(下)
香港野豬們何去何從?(上)
中國外交部稱反對經濟脅迫 長和出售港口中方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