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前肌內出現激痛點時,會在腳踝前側及大腳趾的內側感到疼痛;小腿外側也可能出現痛感。你可能會覺得腳踝無力、行走路時腳趾無法順利離開地板,因而特別容易絆倒或跌跤。(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脛前肌位於小腿前方的外側,緊鄰脛骨;附著到小腿脛骨上方。脛前肌的纖維上端位於脛骨及腓骨之間的上三分之二處;下端則向下穿過腳踝內側,在足弓中心處附著至腳底。
脛前肌可讓足部背屈及內翻。內翻足部時,可將雙腳平放在地上,接著抬高足弓及大腳趾,讓足部外緣(小腳趾側)留在地上(外翻則正好相反,抬起足部外緣後,讓大腳趾和足弓保持貼地)。
人們站立時,脛前肌可協助維持平衡。在大多數的運動和舞蹈活動中,脛前肌的參與度很高,尤其是快走、跑步、慢跑、短跑及雙腳跳躍時更是如此,其中又以籃球員及舞者為好發族群。踝關節創傷是脛前肌激痛點最常見的理由,例如腳踝扭傷或骨折,光是走在粗糙的路面或拱起的道路上,便會對脛前肌造成影響。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緊繃時,也會導致脛前肌受限。例如,芭蕾舞者踮腳跳舞,或以雙腳一起向上跳時,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便會持續收緊,進而誘發脛前肌的激痛點。
脛前肌內出現激痛點時,會在腳踝前側及大腳趾的內側感到疼痛;小腿外側也可能出現痛感。你可能會覺得腳踝無力、行走路時腳趾無法順利離開地板,因而特別容易絆倒或跌跤。
尋找脛前肌時,必須先找出外脛(即脛骨骨幹)。外脛的上部就在膝蓋下方;整條小腿上都可摸到外脛銳利的邊緣;脛前肌覆蓋於外脛的外側。請從膝蓋下方開始,沿著外徑向下按壓小腿外側,值得注意的是,脛前肌的長度僅占小腿上端的三分之二,儘管激痛點大多位於脛前肌下段三分之一處,但仍建議確實按壓整條肌肉,找出所有的激痛點。
按壓完畢之後,請接著伸展。盡可能用力踮起疼痛側的腳尖,與站立腿交叉後越過其腳踝,讓疼痛側的腳跟指向天花板。屈曲站立腿的膝蓋,頂住疼痛側膝蓋後方。保持這個姿勢,默數25~30秒。一天內重複伸展數次,並同步伸展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方能放鬆整條小腿。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書籍介紹
肌筋膜激痛點自我照護手冊 (20年暢銷紀念版):按圖索驥找痛點,對症按壓秒舒緩,快速恢復自在活動!
作者:唐娜.芬南多
出版社:格致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0
作者簡介
唐娜.芬南多(Donna Finando)
唐娜.芬南多是美國知名徒手按摩專家,同時也是持有國家考試合法執照的按摩治療師和針灸師,專精於肌筋膜治療和放鬆技巧。她與醫學博士暨疼痛處理先驅珍妮特.特拉維爾(Janet Travell)共同進行各項研究,並於全美各地教學超過40年。
唐娜現居紐約長島,自1976年起在當地執業至今。她同時也是另本治痛專書《肌筋膜疼痛激痛點治療》(暫譯,Trigger Point Therapy for Myofascial Pain)的共同作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