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名45歲吳姓女子,近期突然出現左手不自覺地抖動、口齒不清情況,嚇得她立即就醫,最終確診為惡性腦瘤,由於手術風險極高,可能會傷及神經導致術後癱瘓,吳女跟大里仁愛醫院腦神經外科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不接受全麻醉,改用「清醒開顱」手術,在清醒但無痛覺時間內,接受神經功能檢測,更能確保保留正常神經功能又能成功切除腫瘤,事後手術相當成功,大幅改善吳女預後及延長存活時間。
據了解,吳女平時身體相當健康,幾乎不曾就醫,但最近卻不知何故,左手會不自覺地抖動,說話時也出現口齒不清,到住家附近醫院詳細檢查後,這才得知自己已長出惡性腦瘤,位置在右側運動功能區,相當緊張的吳女,改到大里仁愛醫院找腦神經外科醫師魏國珍求診。
由於此次事關腦部,手術風險極高,可能會傷及神經導致術後癱瘓,最終魏國珍與同院醫師賈開傑、林口長庚神經腫瘤團隊醫師陳科廷共同進行治療,與吳女討論後,決定採取清醒開顱手術。
魏國珍說明,清醒開顱手術與一般全程麻醉手術相比,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手術進行到腫瘤切除階段時,病人會被喚醒,並在這一段清醒但無痛覺時間內接受同步神經功能檢測,包括語言、手腳運動,甚至認知與記憶等功能,搭配手術前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定位出病人重要的大腦功能區域,讓外科醫師能在保留正常神經功能的前提下,切除最重要的病灶。
而吳女術後一天便轉至普通病房,左手肌力及語言功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魏國珍強調,雖然後續病理報告顯示是高惡性度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但是在術中有完整切除腫瘤,以及術後進行適當化療與放射性治療,可大幅改善吳女預後及延長存活時間。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