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蓮一家民宿在農曆春節期間發生退訂爭議,引發社會關注。一名旅客在網路平台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預訂了該民宿春節期間的房間,卻在入住當天早上突然收到業者取消訂單的通知。
根據旅客公開的對話截圖,民宿業者於入住當天早上8時50分發送訊息稱:「抱歉,家中臨時有事必須處理,今日無法營業。凌晨會以未如期入住取消,不會扣款。」這突如其來的取消通知讓旅客感到極度不滿,並在網上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事件曝光後引發輿論譁然,許多網友對民宿業者的做法表示不滿。面對輿論壓力,該民宿業者迅速關閉了官方社交媒體帳號,包括臉書和Instagram。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業者承認是因為農曆初三當天有親友要入住,所以才取消了旅客的訂單。業者表示沒有預料到事件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對於造成旅客和親友的不便深感歉意。
為了彌補對旅客造成的損失和不便,業者表示已與受影響的客戶進行溝通。除了不收取原定的訂金外,還額外補償了5000元。業者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生意可能受到影響的擔憂。
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旅遊產業誠信問題的討論。許多人認為,民宿業者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可能對花蓮的旅遊形象造成負面影響。花蓮作為台灣知名的旅遊勝地,近年來因地震和新冠疫情而受到衝擊,好不容易在春節期間迎來觀光復甦的機會,卻因這樣的事件而蒙上陰影。
專家指出,在旅遊旺季,特別是像春節這樣的重要節日期間,訂房需求大增,業者更應該謹慎處理訂單,避免因私人因素而影響到顧客的權益。同時,消費者在預訂住宿時也應該選擇信譽良好的業者,並保留相關證明,以便在發生糾紛時能夠維護自身權益。
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對於旅遊業監管的討論。有人呼籲相關部門加強對民宿等小型住宿業者的管理,制定更嚴格的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當地旅遊業的良好形象。
本文由《品觀點》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