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今天(23日)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回歸白宮已經讓即將在下個月舉行大選的德國陷入黑暗的情緒中,因為目前已有重重危機動搖著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戰後經濟繁榮的根基。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讓能源價格飆升,以及中國對德國出口需求的降低也衝擊著德國的經濟,值此之際,川普的回歸更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安全傘的未來帶來疑慮。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3黨聯盟政府在多重挑戰下受創,並於去年11月6日在川普再次贏得總統大選的這一天瓦解,導致德國陷入混亂,並走向2月23日的提前大選。
分析家布魯寧(Michael Broening)說,「『危機』這個字並不能反映出德國所面臨挑戰的嚴重程度。」他說,「這個國家正被迫重新定義它的經濟、能源和安全根基。」
到目前為止,這次大選最被看好的候選人是現年69歲保守派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他是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基民黨(CDU)黨魁,擁有企業界經驗,但是沒有經過任何政府領導職位的檢驗。
他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民調目前大約為30%,大幅領先蕭茲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SPD)的15%,這是這個政黨自二次大戰以來的最糟表現。
陷入困境的蕭茲希望在選戰後期能夠超越個人聲望不高的梅爾茨,就像2021年他接替梅克爾時從谷底翻身取得勝利一樣。
梅爾茨已經誓言,在蕭茲與他的綠黨(Greens)和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聯盟之下經過「失去的3年」後,要重振德國受創的政治與經濟地位。自由民主黨已在去年退出聯盟政府。
極右翼崛起
作為中間派梅克爾的長期對手,梅爾茨已經誓言要讓基民黨重回它的保守派基礎,收緊邊境管制、實施更嚴格的法律和秩序,並採取措施讓陷入困難的德國公司站穩步伐。
他已經表示有信心可以處理與反覆無常的川普總統的關係,但是在川普團隊表達支持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後,他面前是一項困難的魅力挑戰。
科技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已經在他的X平台上發言羞辱蕭茲,並呼籲德國人民投票給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 AfD)。該黨目前的民調大約在20%。
如果說右翼極端主義政黨的崛起打破了德國的政治禁忌,那麼華盛頓對德國另類選擇黨的支持則更讓柏林感到震驚。德國曾為二次大戰和納粹大屠殺(Holocaust)而痛苦贖罪。
如果川普真的兌現威脅,對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那麼德國與其經濟將面臨更多的混亂。
經濟學家已經警告,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可能足以讓德國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減少1個百分點,並失去30萬個工作機會。
川普也已經要求北約(NATO)組織盟邦增加國防支出高達GDP的5%,對德國來說,等於一年1,000億歐元,這是德國難以負擔的。
錯誤的步伐
梅爾茨的巴伐利亞盟友、基督教社會黨(CSU)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表示,第二任川普政府「將是個困難的考驗,因為人們可以感受到與歐洲的距離,尤其是與德國的距離愈來愈遠。」
考量到德國嚴峻的經濟困境,他告訴德國電視台Welt TV,這「絕對是在錯誤的步伐下」對這個國家帶來重擊。
作為烏克蘭強力支持的德國也面臨著一個具有敵意的俄羅斯。德國指控俄羅斯發動「混和戰爭」,從間諜無人機與數起波羅的海(Baltic Sea)海底電纜事件,到網路選舉干預等。
其它在前方的未知風險,包括川普可能越過基輔與其歐洲聯盟(EU)盟友,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敲定一項烏克蘭和平協議。
「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寫道,由於蒲亭和川普都尋求「讓他們的國家再次偉大」,「我們正經歷一項在領土政策上的革命性轉變,它根本上會讓目前的世界秩序產生疑問。」
「德國外交關係協會」(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羅斯(Jacob Ross)表示,他很肯定「川普將持續點名德國作為這場對歐洲的指責遊戲中,他最喜歡的受害者。」
同時,德國政治樣貌的破碎景像將讓選後的建立聯盟過程更為複雜,它可能拖延數週或甚至數個月。
不論誰領導德國的下一任政府將都必須說服選民,他們對無數的挑戰可以提出解答。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川普「強奪」巴拿馬運河?外媒揭歷史文件藏一但書讓美方可保衛運河
美國二次退出巴黎協定 富豪彭博介入資助UN氣候機構
台灣安全專家簡以榮回鍋白宮 任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