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舞廳
白天的風采/夜晚的樣貌
巴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曾是刑場,地名「Montmartre」就是「殉教者山丘」的意思。曾經有無數的天主教徒在此殉教,時至今日,此處仍流傳著令人心驚膽戰的傳說。
在法國仍被稱作高盧,尚為羅馬帝國邊境蠻荒之地的西元三世紀,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聖德尼4因影響許多人改變信仰而被斬首。與其他殉教者不同的是,「當時聖德尼毫不驚懼」,居然雙手捧著自己被砍下的頭顱向前走去(而且他的頭顱還在持續不斷地傳教),一直步行了十公里才倒下(在他倒下的地方建立了聖德尼聖殿,此處也成為歷代法國王室的埋藏之地)。
時過境遷,血染的記憶在歲月中慢慢消逝,越來越多人開始在蒙馬特高地定居,森林和葡萄園的範圍不斷擴大,此地逐漸形成一個風車林立的小村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蒙馬特高地的定位是首都的食品出產地。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這裡終於與首都合併,成了巴黎的一部分。在令人目眩神迷的經濟快速成長期,高地也迎來全方位大變身。
當時的掌權者拿破崙三世,打算將巴黎城區擴大三倍,於是整座城市陷入空前的大建設狂潮。石匠、建築工人從全國各地及國外蜂擁而至,他們紛紛選擇地價便宜的蒙馬特高地住了下來。第二批搬進蒙馬特的是裁縫、洗衣工、店員及工廠女工。
接下來,畫家、詩人、音樂家、學生、記者這些所謂的「波希米亞人」,也逐漸將這裡當作根據地,活脫脫就是普契尼5的歌劇《波希米亞人》的世界。
如此一來,廉價的娛樂設施也應運而生,對平民開放的咖啡館、劇院、酒吧、舞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蒙馬特高地逐漸成為著名的娛樂中心。
此時,當初遍布小村落的風車早已寥寥無幾,卻有一位創意十足的舞場老闆,把一台殘存的風車作為標誌性看板,於十九世紀五○年代在此開了一家著名的紅磨坊舞場(Moulin de la galette)。「Moulin」 的意思是「 風車」「galette」是烘焙糕點。
紅磨坊以經營糕點起家,在那裡既能盡情跳舞,又能吃到美味的糕點,還可以開懷暢飲,店內每天都高朋滿座、生意興隆。店家還特別在週日的下午到深夜,開放店門口的廣場舉辦大規模舞會,就像電影《週末夜狂熱》一樣,在每次舞會中都會產生舞王和舞后。
這家即便是清貧庶民也能打扮光鮮,隨心所欲地跳舞、喝酒、聊天、談戀愛的超人氣名店,曾出現在梵谷、尤特里羅6、羅德列克7等眾多畫家筆下。
不過,真正讓紅磨坊名留青史的畫作,只有雷諾瓦的這幅早期作品。當時雷諾瓦雖然只是畫壇的一個無名小卒,卻有許多相信他是潛力股的好朋友。
這些朋友不是免費充當模特兒,就是幫忙搬運畫布,積極協助雷諾瓦工作。將人工照明視為「死光」、「罐頭光」的雷諾瓦,終其一生都在極力頌揚戶外陽光的千變萬化之美。比起店內的舞池,他選擇畫作的主題,自然是戶外的舞會場景。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充分展現雷諾瓦個人特色的溫暖氛圍、彷彿能穿透畫面即可聽到聲樂喧囂的蓬勃朝氣,感受從疏斜樹影間灑落的燦爛陽光。照映在人物面龐、服裝、地面上的柔和光線,簡直令這幅畫的幸福感爆表。
▲ 溫暖的陽光穿透樹葉間隙,灑落在地面、人的臉部及服裝上。(圖:時報出版)
▲ 朦朧柔和的人物輪廓雖然富有印象派的隨興風格,但這樣的畫面構圖並非隨意之作,而是畫家經過縝密思考、設計得出的結果。(圖:時報出版)
▲ 相擁跳著雙人舞的數對男女,配合著音樂節拍起舞,極具律動感。(圖:時報出版)
▲ 我們彷彿可以從畫面中聽到爽朗活潑的音樂、笑聲、交談聲,以及餐具相互碰撞的清脆聲音。(圖:時報出版)
▲ 畫中的模特兒都是雷諾瓦的朋友,當時大家都還是默默無聞的畫家評論家。(圖:時報出版)
〈 紅磨坊的舞會〉雷諾瓦
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 ── Pierre-Auguste Renoir
date.│1876 年 media.│油畫 dimensions.│131cm × 175cm location.│法國 奧賽博物館
畫中人物頭戴搭配著以黑色緞帶綴飾的圓頂草帽或絲綢禮帽,男士身穿全黑的紳士服,女賓的長裙上則點綴著蝴蝶結、蕾絲及鈕釦。這些裝束看似美麗精緻,實際上應該都是質地粗劣、模仿高級服飾縫製的便宜貨。
然而在柔美陽光的魔法中,無論是畫中人還是作為鑑賞者的我們,都早已將如此煞風景的事實忘得一乾二淨了。
共和政體的時代終於到來。雖然帝制早已在一個世紀前的法國大革命中被推翻,但之後又經歷數次復辟,連拿破崙的侄子都曾發動政變占領皇帝寶座。
不過事到如今,這位拿破崙三世已經在普法戰爭後被趕下臺,而他留給法國人最大的禮物,就是蛻變成璀璨花都的巴黎。
無論是時代還是城市,此刻都是最好的時光。嚴格的等級制度固然屹立不搖,但現在即便是貧困的下等階級也有了閒適的心情。來吧,來跳舞吧,來享受人生吧,這世界還會變得更美好!
雷諾瓦認為這種樂觀的態度完全是正確的。雖然他也曾度過有一頓沒一頓、全靠朋友接濟的日子,但當他的才能被社會認可後,他的作品就迅速賣出高價,並且人氣歷久不衰。
在完成這幅作品之後不久,雷諾瓦就走上了金錢鋪路、名譽相隨的後半生。在雷諾瓦畫下紅磨坊舞會場景的二十四年後,也就是一九○○年,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年輕畫家踏上了巴黎的土地。
在當時的藝術家心中,在巴黎獲得成功就等於稱霸世界,因而數以千萬計的無名畫家匯聚於此。這位西班牙青年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位個頭不高的十九歲年輕人卻擁有堪比名師巨匠的天才畫技。
抵達巴黎的兩個月後,他已經數次造訪紅磨坊,並很快完成了一幅畫作。
他作畫的速度非常快,連美術學校入學考試的作品也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老師給的期限是一個月)。他對自己是天才這個事實心知肚明,從小就自誇畫得跟拉斐爾8一樣好。這個名字長到讓人無語的年輕人—巴勃羅‧ 德戈‧ 何塞‧ 法蘭西斯科‧ 德保拉‧ 胡安‧ 尼波穆切諾‧ 瑪麗亞‧ 德洛斯雷梅迪奧斯‧ 西普里亞諾‧ 德拉聖蒂西馬‧ 特立尼達‧ 魯伊斯‧ 畢卡索顯然相當自傲。
畫作中的場景是同一座舞池。如果把雷諾瓦的作品比作白天的身影,那麼畢卡索的畫面則展現了暗夜的面孔。然而,這一黑一白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比起白天的熱鬧歡騰,夜幕之下的紅磨坊舞池,充斥著耳鬢廝磨間的私密
細語和濃重的香水味,透露出暗夜來客們內心的空虛,與那些在陽光下開心談天說笑的白天賓客完全不同。
在這幅〈紅磨坊〉中,畢卡索在黑暗的背景之下,用朦朧暈染的筆觸描繪出許多妖冶蠢動的女子,頹廢至骨的氛圍讓人不禁聯想起孟克9的畫作。
〈 紅磨坊〉畢卡索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 Pablo Picasso
date.│1900 年 media.│油畫 dimensions.│88.2cm × 115.5cm
location.│美國 古根海姆博物館藏
在畢卡索來到巴黎的年代,紅磨坊已經變成前來尋找獵物的上流階層男性,以及穿著奢華皮毛大衣(都是用從這些男人口袋裡撈來的錢買的)的女人流連之處。
從畫作中女性相擁而舞或親密的肢體互動中,可以窺見此處亦成為著名的女同性戀聚集地。兩幅同樣描繪紅磨坊舞會的畫作,給人的感覺卻如此天差地別,我想箇中緣故除了戶外陽光與店內人工照明的區別外,關鍵應該在於雷諾瓦與畢卡索這兩位畫家在觀念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雷諾瓦一生都在熱烈追求人生的光明面,而畢卡索卻用他銳利的目光早早看穿了人世的黑暗本質。雷諾瓦鍾愛女人的粉色肌膚,也終其一生對妻子疼愛有加;畢卡索一輩子與各個階層的女子繾綣癡纏,而後將她們殘忍拋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蒙馬特高地及紅磨坊的變化。最初這家舞場是針對平民開設的廉價娛樂場所,人們為了犒賞自己一天的辛苦工作,或是紓解一週的鬱悶心情,會來此跳舞取樂。
無論在哪個時代,舞蹈都是娛樂的王道,我們可以從當年的酒館和餐廳,都接二連三地變成舞場的社會現象,窺見那個時代的舞蹈熱潮之盛。為了讓更多的客人入場,舞場經營者甚至會利用庭院和門口的空地來擴大舞池範圍。
當時流行的舞蹈種類繁多,而出現在雷諾瓦和畢卡索筆下的清一色都是雙人舞。瑪祖卡舞、四方舞、波爾卡一類的雙人舞都是男女臉貼臉相擁的舞蹈。
不過,當時最流行的並非上述這些舞蹈,而是在大腿上做文章的康康舞。不僅是女性,男性也同樣對這種舞蹈趨之若鶩。
可以說,康康舞的難度將舞場的水準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普通人也許只能大口喘氣跳一下子,但專業的舞者不但能讓裙襬華麗翻滾,甚至還附帶露出底褲這樣的桃色小橋段,這讓光臨舞場的賓客開始從自己下場跳舞,轉變成純粹當觀眾欣賞。在舞場經營者看來,比起用低價門票吸引人數眾多的貧窮勞動階層前來,不如減少來客數,提高票價,用專業的舞蹈吸引高品質的客源會更賺錢。
隨著專業法國康康舞演出成為舞場的固定節目,財力雄厚的觀眾開始增加。有錢人一旦多了,偽裝成顧客的妓女自然也會增加。物換星移之間,舞場不分晝夜地成了這些黑夜生物的棲居地。其實在雷諾瓦描繪紅磨坊舞會的時候,舞場就已經開始變質。換句話說,雷諾瓦其實是努力將那個陽光時代的最後光輝留在畫布上。
而當畢卡索來到巴黎時,雷諾瓦畫中的白晝舞池早已如泡沫般消失得無影無蹤。雖然貧窮卻努力裝扮自己、帶著燦爛笑容隨音樂起舞的那些女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前來尋芳獵豔的上流階層男性,以及穿著奢華皮毛大衣(都是用從這些男人口袋裡撈來的錢購買)的女人們,遊刃有餘地穿梭在紅磨坊這片深海中。
不僅如此,這幅畫中還加入了全新的一種人。坐在畫面左前方桌邊的年輕紅衣女子,正被鄰座年齡較長的苗條女子勾起下巴,她因為一個落在臉頰上的吻而露出驚訝的神情。這是誘惑的瞬間。
畫面中央也有一對女賓客如癡如醉地跳著雙人舞。在她們的左側,還能看到一位女子正打量評論著舞池中的另一位女子。
沒錯,不知從何時起,紅磨坊變成了著名的女同性戀聚集地,甚至還有圈內人特別從美國飄洋過海而來。隨著時代變遷,紅磨坊的明亮身影已經徹底轉變成暗夜臉孔。
話說回來,創作這幅作品的時候,畢卡索才十九歲,而且這幅畫對他而言只是一件極為隨興的簡單小品。真是可怕的天才啊。
4. St.Denis,又譯為聖丹尼,天主教第二十五任教皇。
5.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十九世紀末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代表作有《蝴蝶夫人》、《波希米亞人》、《杜蘭朵》等。
6. 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1883-1955),二十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被譽為「巴黎之子」,作品以城市街景為主。
7. 羅德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十九世紀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出身貴族,為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的藝術先驅。
8.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十五至十六世紀義大利畫家,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以創作大量的聖母像聞名,代表作有〈西斯廷聖母〉、〈雅典學派〉等。
9. 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十九至二十世紀挪威畫家,表現主義繪畫先驅,前半生被精神疾病所困,畫風陰鬱壓抑,代表作有〈吶喊〉、〈青春期〉等。
●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1841-1919)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船上的午宴〉也極負盛名。
● 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
畫風宛如昆蟲蛻皮般改頭換面過許多次。健康長壽的他為後世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代表作有〈哭泣的女人〉、〈亞維農少女〉、〈格爾尼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