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俗諺「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意指一再縱容小孩錯誤行為,長大後便會變本加厲。西方也有「危機樹理論」,認為青少年成為犯罪者,就像1棵樹的成長,從土壤、樹根、樹幹、樹枝到開花結果,相對應著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社會環境資源有限、家庭學校失去功能、人格特質缺陷、不良習性的危機行為顯現,到最後出現犯罪行為。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博士表示,「危機樹理論」也可用青少年危機模式4大面向說明,包括「危機前提、危機標籤、問題行為、結果」。
危機前提是指貧窮、弱勢的不良環境,以及功能不良的家庭,就像貧瘠的土壤滋養不了良好的樹根。危機標籤包括學業表現不佳、缺乏自信、情緒不穩等。問題行為例如出現抽菸、逃家、蹺課、過早性行為等,受結交不良友伴影響,養成不良習慣。最後結果就是吸毒、暴力、從娼等犯罪行為。
教育心理學者張春興教授說,「學生的不當問題,根源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王伯頎表示,目前國內學者將青少年乖張行徑過程細分為「起因於父母家庭,醞釀於少年團體,發微於校園幫派,顯現於數位中介,爆發於充滿誘因的大社會」。
王伯頎說,目前國內對行為偏差少年或觸法少年都是以保護為優先、從愛出發;但這樣會使社會產生「只教不罰」的氛圍,學校老師管教時動輒得咎,面臨學生或家長提告、社會輿論攻擊時,老師卻沒有保護自己的籌碼或武器。以日本為例,經歷幾起少年重大犯罪之後,已擬朝「教罰並重」方向修法。保護少年優先立意良善,但天秤也不應歪斜,值得通盤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