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電視本週在強颱凱米來臨前夕,接連接待大學生、高中生共兩組參訪團體,其中週二的「國際及兩岸事務種子培育營」高中生參訪團,由總經理蔡滄波出面表示歡迎之外,工程部鄭副總更是親自帶領學生參觀攝影棚。採訪中心副總監林上筠以《鏡新聞調查報告」節目為例,透過多個主題,與學生們分享如何剖析及閱讀新聞事件。最後由王顯瑜主播登場與學生對談,學生也把握難得機會,對王顯瑜連番追問從八卦問到對「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等網路語言的想法,王顯瑜不只直球對決通通有問必答,活潑生動的溝通方式,讓聽得學生們笑聲連連,直呼這次參訪真的太好玩了。
學生參訪團在工程部帶領下先參觀鏡電視多個攝影棚,親眼看到午間新聞LIVE播報、「藝術正發聲」節目錄製現場,看到新聞及節目製作的嚴謹與分秒必爭的緊張;到在虛擬棚裡操作讀稿機,感受主播錄製新聞時從播報、眼睛視線、表情管理及走位等工作有多繁複,學生們也完全展現年輕世代勇敢嘗試、態度積極個性,一個接一個上場播報,直到要離開攝影棚前都意猶未盡。
▲ 學生參訪團在工程部帶領下先參觀鏡電視多個攝影棚。(圖:鏡電視)
當日參訪活動重點,由鏡電視採訪中心副總監林上筠以《鏡新聞調查報告》節目為例,透過多個主題,與學生們分享如何剖析及閱讀新聞事件,希望大家未來能成為有思辨能力的閱聽人。採訪經驗豐富、報導屢獲新聞獎的林上筠,也以在2023年曾獲得「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的《鏡新聞調查報告》【「藥」命的缺憾】為例,分享當初為了報導搶救生命的重要利器葉克膜管子缺貨壓線危及生死問題,因為議題敏感,多家醫院都婉拒受訪,最後找到台大葉克膜權威陳益祥教授,經過多次溝通才獲得多方信任,才讓報導得以完成,報導播出也讓政府單位正視問題做出調整,整個採訪過程相當艱辛與精采,讓學生們感受到新聞人對於真相揭發的堅持,更紛紛露出欽佩眼光。
參訪活動最後,鏡新聞晚間主播王顯瑜到場分享自己從高中到美國讀大學的心路歷程,也談到自己一路走上主播台的經歷與過程,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讓年輕朋友得以借鏡。到了問答時間,學生們也把握難得機會,從八卦問到「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等網路語言,王顯瑜通通有問必答,還舉了不少淺顯易懂的例子,讓聽得學生們笑聲連連,直呼這次參訪真的太好玩了。
年輕學子一開始就追問王顯瑜在青鳥運動現場採訪的感想,王顯瑜回應表示在現場看到剛下班的上班族、公務員、政治狂熱者,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種見證歷史的感覺看久了還會起雞皮疙瘩。王顯瑜開心學生們有在關心時事,也說到無論大家現在的立場是什麼,期望大家多接觸新聞,來形塑自己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學生也問王顯瑜對於網路語言「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想法,王顯瑜笑笑回說他覺得這句話其實有對有錯,因為現在台灣媒體相當多,相對的記者數量也多,的確會有良莠不齊的狀況。不過王顯瑜也在現場幫同業發聲,說到因為記者的報導是公開的,所以如果有錯全台灣都看得到,而且會被放大,其實記者犯錯頻率不會比一般人高,只是因為犯錯時大家都看得到,所以大眾才會覺得記者很常出狀況。
▲ 王顯瑜對於網路語言「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想法給解釋 。(圖:鏡電視)
王顯瑜以記者問戴眼鏡的小朋友是否近視的網路梗圖為例,他說記者會這樣的問的原因,一是不知道受訪者是閃光、遠視、近視或是弱視,二是身為記者的工作就是問問題,不能直接假設對方就是近視,而且很多時候記者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只是為了讓受訪者開口,才能順利完成後續的訪問,真的不是故意問蠢問題。
學生眼見王顯瑜有問必答,追問有主播口誤造成「陳澄波死而復生」,王顯瑜表示如果現在做個殘酷大考驗,把麥克風遞給台下任何一位同學,要求同學2分鐘內不間斷地說今天做了什麼事,尤其是在那麼多人面前說話,相信很多人無法順利說完,所以那位主播當時只是單純的口誤,自己偶爾也會講錯,所以請同學們不要太過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