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臺灣發生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在地崩山搖,災難發生的當下,快速到達現場救援的人是慈濟志工。災後四十八秒,管不到自己家裡有無破損,志工立刻衝到隔壁倒榻的房舍,進行受困人員的救援。災後一小時,在無相互聯繫、也無受到任何指示下,慈濟志工在全台災區各地已經搭起三十一個服務站。
在國內外許多災難的救難現場,我們都率先看到慈濟志工的身影,他們投入救援、協助醫療、陪伴家屬、捐贈物資。是什麼力量造就慈濟如此強大的動員力?瞬間即時,又長遠完備?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近日出版新書《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究》,將他多年來投入佛教哲學與宗教NGO領域的實踐與研究心得,如何「以善治理」發展組織,提出完整論述。這是他繼《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之後,又一兼具學術與實務性的研究專著。
歷史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一個理想的組織類型,這個理想組織能夠造福組織與國家中的每一個人,永續地享有個人暨群體的幸福與快樂。而究竟什麼是「善治理」?
何日生在《善治理》一書中深入探討人類理想的組織治理類型,組織如何運作才能達到共善,又有何發展限制。檢視古今中外組織發展與歷史之外,他也分析慈濟的組織設計,證嚴上人是慈濟的大家長,而慈濟志工人人平等又有效能、「每個人都是中心」的圓型組織是如何達成。
何日生認為,:「信念、原則、平等、賦能、分工、共責、共善。其中以『信念』與『原則』為核心,便能締造一個平等、有效能的組織,這是善治理—圓型組織思想的發軔。」
圓型組織不是金字塔組織,不是從上到下發號施令,在運作治理上並不容易達成。一個組織若能以「信念」及「原則」為核心,用「愛」實現人人平等。人人基於信念、原則與愛的基礎下,平等地為組織服務,才有可能邁向圓型組織。圓型組織期望的每一個點都是中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中心,這是組織人人平等的意義。本書也將羅馬哲學家波力比烏斯的三種體制:君主、貴族、民主;與韋伯的家長、聖格與法治的核心元素融合一起,建構圓型善治理的理論。
面對全球社會經濟環境急遽變化,暖化加劇等,政府早已不足因應;然而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等第三部門,在應對當代問題都已展現巨大能量。這種以「善」為價值所創造出來的「善治理」體系,有望達到社會公益與人生價值共同體現的雙重利益。何日生藉由宗教組織的實踐分析,提出對憲政體制的新思維和觀點。
在撰寫《善治理》時,何日生坦言,作為一位慈濟人,談論政治曾令他內心掙扎。他表示,自己的見解僅代表個人,並不能代表整個慈濟機構,但是作為學者,他仍盼提出個人的研究成果和看法,希望這本研究能為當今人類的組織治理以及慈濟宗的永續組織發展帶來一些啟發。
《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