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B在面試的時候,都會問同一個問題。
「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嗎?」
對於這個無頭無尾的問題,有的人猶豫著回答「應該算善良吧」,也有的人回答「我不知道」。我問他,「那麼你是只錄用善良的人嗎」,他笑著搖了搖頭。
「我問完之後毫不猶豫就回答『是』的人,我一定會錄用。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不是』的人,我也會錄用。但是,不能很快回答,思考以後模稜兩可地回答的人,我不會錄用。因為,我注重的不是這個人的品性,而是他是不是一個了解自己的人。實際上,了解自己的人往往能夠做好自己的工作。」
隨著經驗和閱歷越來越多,我就越深刻地體會到,引用蘇格拉底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是多麼睿智的名言。這句話實在太著名,以至於大家從小聽過太多遍都對它麻木了。但是,如果讓我選出世界上唯一的真理,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句話!
不久前我讀到一篇有趣的新聞。IMF經濟託管之後,韓國自營業者比例增加,其中大部分都因為生意不好而關門,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生意太好而倒下。在當時的環境下,很多人因為要處理大量的訂單而累到生病,或者因為厭倦每天加班、沒有週末的忙碌生活,還沒賺夠錢就自己關了店。由於他們不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即便一度成功,最後也失敗了。
最近常被提及的多元智能理論主張,人的智能不能僅用IQ測定。實際進行檢查也可以發現,著名的音樂家擁有高「音樂智能」、銷售王擁有高「人際智能」、運動選手或舞蹈家有很高的「肢體動覺智能」。然而,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共同擁有的高智能,則是「內省智能」。沒有對自己的了解和省察,不會獲得任何一種的成功。
那麼,怎樣做才能了解自己呢?
假如有現成的資料,毫無遺漏地整理好有關自己目前為止的人生,那麼只要把它全部背下來就行了。可惜,世界上並沒有關於自己的學習教材。這部教材的作者只能是「我自己」。對於自己,首先要做到「思考」。如今的年輕人都是在「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不要想其他的事情」的要求下成長的。
思考就是疑問,沒有疑問就不會有答案。在決定升學或就業之前,進行自我思考非
常重要。
當你思考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時候,我建議你玩一個小遊戲,或許可以幫你理清一些頭緒。希望大家抽出足夠的時間,在安靜的地方試試看。
首先,在沒有喝酒或咖啡、不是特別高興或特別難過的平靜狀態下,準備一張乾淨的白紙。
準備好之後,慎重地思考並寫下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
然後,假設你現在處於生死關頭,你不得不失去其中一樣,想想你會捨棄哪一樣。
而且,這樣東西失去之後,不管你怎麼努力都再也找不回來,所以必須慎重選擇。
決定好之後,用原子筆把所選的項目塗黑。不是在上面劃兩條線,而是把它徹底塗黑,就像抹掉它的存在一樣,直到看不見原來的字為止。
現在,你今後的生活中只剩下四樣東西。
這一步之後,用同樣的方法決定下一樣從人生中抹掉的東西。注意,抹掉之後,你就必須在人生中永遠放棄這樣東西。
按照這樣的方式,把你認為重要的東西一一塗掉,直到剩下最後一樣為止。
這是心理學書籍《心靈遊戲》中介紹的心理學遊戲。本來在隔離的環境中,在諮詢師的引導下做這個遊戲效果最好,但我自己簡化成獨自進行的方式,對於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有所幫助。
這個遊戲中,大部分人寫的都是健康、金錢、家人等任何一項都難以捨棄的事物。
「在這些重要的事物中,我究竟把哪一個放在首位﹂,了解這個問題對你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你生活中或大或小的選擇以及你的生活態度。你明明是可以沒有女人但不能沒有錢的人,也有可能放棄財產而選擇戀人;即使你是可以沒有名譽但不能沒有愛情的人,也可能因為別人的目光而放棄愛情。
把自己的優先順序儲存在腦海中,並把它應用到日常生活的選擇中吧。而且,還要觀察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優先順序和實際經驗相互作用的過程時,自然就可以編出「學習自我的教材」。
已經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較高的內省智能的人,即便不刻意提醒自己,他的生活本身就是書寫這本書的過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運。二十幾歲是開始依靠自我的力量爭取自己無法選擇的東西的時期。所以,二十幾歲的人最應該爭取的,正是了解自己的能力。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20幾歲,影響男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