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與德國今天(21日) 簽署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STA),這也是台灣第一次與歐洲國家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他很高興看到這歷史性的一刻,這份協議也將著重人工智慧、半導體、IC設計上的合作。
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及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BMBF)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見證下,台德簽署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STA),台灣代表為駐德大使謝志偉,德方代表為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
吳政忠指出,他很高興看到這歷史性的一刻;去年11月他到歐洲參訪,就有邀請瓦特辛格部長來台,沒想到4個月內他們就排除萬難來到台灣,表示台灣在歐洲、尤其是德國,跟以前的態勢完全不樣。他說:『(原音)他們發現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而且愛好人權的國家,而且是有價值的夥伴,台灣一些科技發展在他們看來是有很好互補的機會,』
瓦特辛格致詞時則指出,她很榮幸成為這26年來首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她這次出訪是與具吸引力的、志同道合國際夥伴展開研發合作,這次協議將強化與台灣的學術研究和教育合作,包括半導體、電池、氫能等。她強調,台灣是可靠且值得信賴的夥伴。她說:『(英文原音)當然這意味著為我們兩國加值,同時也意味著要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促進與志同道合夥伴的合作對我和我的部門來說極為重要。這種安排代表著在民主價值觀、透明、開放、互惠和科學自由的基礎上加強合作。』
吳政忠也指出,這次合作協議著重在人工智慧、半導體、IC設計,尤其IC設計將可以結合德國汽車工業,另外在綠色能源氫能研發、生技產業,德國有非常好的基礎,預計將能創造雙贏。此外,在人才培育方面,德國現在滿多年輕人喜歡學中文,未來雙方會互相派人出國交流。
現場也有德國媒體詢問是否會擔心中國的回應?吳政忠指出,台灣已經面對中國50年了,只要腳步踏穩,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不會對不合理的回應,做太強烈的反應,台灣會充滿自信往前走。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版ChatGPT進度 吳政忠:建置可信賴的生成式對話引擎
科學園區去年營業額4.2兆創新高 今年要戰戰兢兢
國科會邀莫德納 加入人才培訓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