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吉部落
鄒族山豬工藝村
以參與式體驗帶人深入部落生活
進入阿里山來吉部落,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山豬圖騰:木雕的、石雕的、或直接畫在路邊巨石上,線條樸拙、顏色繽紛,像極了部落質樸卻有溫度的人情。
這片靜好的風景,卻曾滿目瘡痍。2009 年莫拉克颱風橫掃台灣,洪流挾土石沖進來吉部落,聯外道路、橋樑中斷,房舍幾乎被淹沒。
災後部落一分為三,分別遷往山下永久屋與152 林班地;選擇留下來的人決定復興來吉,「既然選擇留下來,就要走向自己要走的路。」來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莊雅媊說。
▲ 傳說特富野獵人因逐獵山豬而發現來吉這個豐饒之地,山豬也成為部落營造旅遊空間特色地標的最佳代言。(圖:布克文化)
部落吉祥物山豬、貓頭鷹化身工藝品
旅人 DIY 玩出好禮
她出身達邦部落,正職是衛生所護理師,「我爸是公職人員,一直希望我回鄉服務,因為若是連在地人都不願回鄉的話,誰會來這裡工作?」丈夫武正清則受叔叔、知名鄒族舞蹈家武山勝影響,1997 年成立來吉社區發展協會,致力傳承母語文化,夫妻倆投入社區工作多年,也在風災後帶領居民一步步站起。
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步步艱辛。
來吉腹地小、耕種面積少,過去仰賴觀光帶動農業、工藝發展,村民得以留鄉安居。怎料,颱風讓通往號稱「鐵達尼岩」的知名景點「斯比斯比大峭壁」的道路一夜崩塌,災後接駁小巴開不了、遊客進不來,原本能月月吸引上千來客,後來完全變成零。
「不知道該做什麼?那要不然發展原有的工藝!」莊雅媊說,「我相信自助而後天助,很多地方受創比來吉嚴重,總不能等到輪到我們才開始,起碼要站起來告訴大家:我們還在!」
2012 年協會成立工藝班,號召族人就地取樟木為材,以山豬、貓頭鷹為意象發展工藝品,再到外頭擺攤。相傳來吉是獵人追逐山豬而發現的豐饒之地,山豬本就是部落吉祥物,貓頭鷹則有報佳音、送子鳥寓意,隨展售推廣、臉書分享,才慢慢吸引遊客回籠。
▲ 來吉居民取在地的樟木來雕刻山豬,成為最具特色的吉祥小物,協會並開設工藝班,發展山豬工藝品,讓遊客也可參與山豬 DIY。(圖:布克文化)
▲ 野生愛玉子曾是來吉重要的經濟作物,以前部落小孩想吃零食就搓愛玉來吃,如今也是頗受親子團體喜愛的體驗行程之一。(圖:布克文化)
深入部落生活
鄒族服飾、狩獵體驗、揉愛玉、咖啡 DIY
這幾年疫情改變國旅形式,他們也將純粹賞玩的工藝擺設轉為實用性商品,如檯燈、奶油刀、山豬盤等,並增加遊程與餐飲搭配,工藝營收占比降至 3 成,遊客來訪意願卻更高。
莊雅媊希望透過觀光帶動農業、子孫們將來可以留在部落,「當經濟收入能夠滿足生活所需,年輕人就會願意留下來!」她驕傲說,這幾年人口已經有回流跡象,一來是族人耕地仍在來吉,二來是部落觀光活絡,「店家需要人就會增加就業機會,農產品也可以在地銷售。」
或許正是破釜沉舟的決心,來吉觀光逐步復甦,除了南非媳婦Hanna 開設的部落廚房一位難求,社區裡的咖啡屋、風味餐、快炒店生意也不錯。
而協會則成為旅遊平台,協助轉介不同的住宿、體驗服務,像是蘭后山莊、阿古亞納兩家民宿可接待中大型團客,另外也有貨櫃屋、露營區可選擇。
遊程則可以客製化安排,依據遊客屬性、時間與需求來規劃磨山豬、揉愛玉、咖啡 DIY,或是鄒族服飾、狩獵體驗等,帶領遊客深入部落生活。
來客求精不求多、降載顧品質
追求靜謐與永續願景
風災過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整治步道、修建涼亭與來吉廣場等硬體設施,同時也進入社區協助家戶環境改善。如今當地特色店家增至約 20 間,能提供的服務更多元。
這幾年,來吉部落用山豬意象重振觀光,「山豬部落」名號不脛而走,與在 152 林班地重建家園的「得恩亞納」互相串聯,以山中祕境、部落藝術文化吸引遊客探訪。
對於來吉未來的觀光願景,莊雅媊希望永續經營,「錢慢慢賺就夠了,人太多也無法提供好品質,與其引來負面評價,不如弄好服務品質,最重要是讓遊客覺得這裡的人才是最美的,像朋友一來再來,這才長遠。」
午後冬陽暖暖照在塔山下的來吉,遠遠傳來遊客的笑聲,拐個彎又見部落人家正在廊前揀咖啡豆。這裡沒有熱門景區的熙攘,沒有老街的叫賣繁囂,卻有著樸實恬靜的日常風景,也因了解來吉這一路的艱辛,更能體會這樣的美好如此珍稀。
▲ 塔山是鄒族聖山,來吉也被稱為「塔山下永遠的部落」。(圖:布克文化)
地方好朋友
莊雅媊
▲ 出身達邦部落的莊雅媊,正職是衛生所護理師,在父親的召喚與另一半武正清的叔叔、知名鄒族舞蹈家武山勝的影響下,夫妻倆投入社區工作多年,致力傳承母語文化,也在風災後帶領居民一步步站起。(圖:布克文化)
認識來吉部落
面積:428 平方公里 | 人口:約 400 人,實際居民約 200~300 人
地理特色:
•原名拉拉吉(lalachi),意為「濕地植物很茂盛的地方」,地處鄒族聖山「塔山」下,被稱為「塔山下永遠的部落」。
•境內有神似鐵達尼號船頭的巨岩而聞名,觀光與農業為經濟主力,目前從事觀光相關業者約 20 家,農業則包括咖
啡、茶葉、麻竹筍、有機蔬菜等。
•八八風災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協助由社區藝術家打造山豬地景雕刻,2017 年再協助部落改造風格店家,形塑部落特色。
•疫後由工藝品販售轉型為體驗觀光遊程,從鄒族文化出發邀請遊客走入部落日常,整合民宿、餐飲、工藝等不同店
家,讓農作物地產地銷,促進年輕人口回流。
本文摘自布克文化:《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那些走讀、療癒、愛戀山海的光合之旅》
【更多資訊請上《讓我們布克在一起》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