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委屈的負面情緒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jttang0@gmail.com
面對委屈的負面情緒,經常會因此發展出一連串因果行為,用意是來減緩或去除負面情緒帶來的痛苦或影響。有些人會選擇面對、有些人會選擇逃避,但不論結果與否,一旦有效,往後相同的模式就會自行啟動,進而引響孩子再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
然而,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負面的情緒本身不是問題,負面情緒本身是身心的保護傘,幫助我們避開更大的威脅,提醒我們要做出改變,讓結局不同。而真正會影響的是如何面對負面的委屈情緒的方式。
孩子的情緒發展
K. M. Banham Bridges. 首次提出的情緒分化理論,認為情緒的發展同樣從單純基本到複雜多樣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情緒只有身體的「舒服」和「不舒服」兩種情緒。等到孩子進入六個月大,可以將「不舒服」分化成為「生氣」和「難過」兩種情緒。而委屈的情緒通常會帶著生氣、難過,同時會出現兩種矛盾情緒,也有可能因此導致孩子的大腦出現混淆,無法立即判斷自己的情緒,而引發不適當的行為。
因此,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經常是感覺到難受、委屈、不被信任,而這種感覺在成人的世界都很難讓人釋懷,平均成人受到委屈會需要花個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來平復。更何況是年紀小的孩子,他們的委屈可能會造成他們產生情緒過於激動、或是故意忽視不看、或是攻擊的等等負面行為。這時孩子並非是脾氣不好、沒有心不在意、或是暴力等,而是他們無法去適當的調適他們自己受委屈的心境。
受委屈的原因
委屈的產生通常是來自於自己感受到未受到公平的對待、應有的權利受損、覺得被別人虧待、未得到該有的重視,甚至被貶抑、被誤解,卻無從辯解、難以澄清。而當我們內心受到受委屈的痛苦時,就會立即得想辦法去減輕這種痛苦,當我們有意或無意之間發展出的因應的模式,來紓解自己情緒上的不舒服時,卻忘了這對長期而言會對自己的身心、及他人造成更大的困境和麻煩。
而委屈的心態常常會讓人產生自己是「受害者」。有時可能自己的確是「受害者」,但是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容易將自己一直放在「受害者」的角色中,來換取他人的關注,這就是長久受委屈未妥善處理可能要面對的人心的因應模式。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有正向價值,委屈正是在提醒我們,處於一個未被合理對待的情境中。追求公平是人類相當自然的心理傾向,在原始時代的群體生活裡,當個體應有的權利被剝奪、該獲得的酬賞沒被給予、該有的尊嚴沒被重視,或者莫名其妙被要求去付出勞務,形同被孤立、排擠或貶抑,這些都是人類與身俱來的感受。因此,受委屈的這種感覺不應該被忽視、也不應該被麻痺,而是要去正視它。
引導孩子處理委屈情緒
當面對「委屈」時,有以下的方式可以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
- 請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協助孩子推論出整件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受委屈或許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我們可以從事件中到「我並沒有被公平對待」的源頭,試著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的產生。
- 但不公平對待是常常發生的事情,當我們協助孩子重新理解事情的脈絡時,也要引導孩子去理解事情、理解別人,也引導孩子自己不要去傷害別人,造成別人的委屈。
- 學習試著安慰自己,跟自己說 "你受委屈了,但是你可以更好",這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安慰自己去休息一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不同的鼓勵自己的方式來安慰自己的心情。
- 如果受委屈、不公義的事件可以被解決,應該要站在孩子身邊與孩子一同解決受委屈的事件,讓孩子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也要讓孩子知道你有和跟他一起解決這件事情,告訴孩子你會在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