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ttps://pixabay.com/)
電影或戲劇中常看到,將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或是樹葬,感覺很環保,也有一種哀戚中的浪漫,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骨灰磨成粉,根據科學研究分析發現,主要成分以磷酸鈣為主,另有為碳酸鈣、磷酸鎂,以及硫、矽等微量元素,需經過特殊分解才能被植物的根部吸收。但直接磨成粉的骨灰,碰到水之後會鈣化,無法分解,因此樹葬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會跟土地融為一體,甚至有殯葬業者發現,在埋入骨灰的土地上種樹、種花,也未必能存活。這並不是我是骨灰罐業者才這麼說的。人的養分主要在肉體,當火化之後,只剩骨頭,已根本毫無養分,除非經過特殊研究處理,很難再滋養土地。有人提出說,那骨灰一層、泥土一層這樣層層相疊,應該就能解決結塊的問題了吧?但事實上骨灰就是難以分解,一樣在土中結塊,這麼做的意義實在不大。
至於海葬,道理類似,因為大體的遺骨,不會溶於海水,只會成污染,甚至被魚類吃進肚子,也難以消化,並不如外界想像的環保。再則,根據殯葬管理條例及施行細則規定,骨灰必須拋灑到,必須距離各港口防波堤最外端,向外延伸六公里半徑扇區以外之海域,才能舉行海葬。
而且,為了海葬,特地駕駛船舶出海,船隻的燃油、噪音污染,已悖離環保理念。加上出海成本高,許多家屬會自行投入海邊或河邊裡,反而造成更多的環境問題。
除了環保觀點,也有情感因素值得探討。政府基於土地利用及環保因素,鼓勵喪家對亡故親人骨灰,採取樹葬、 海葬、植存、花葬等環保葬方式。原本是好意,可以兼顧國家利益及喪家消費權益。但卻忽略華人民族長期以來喪葬儀節深根於每一家庭,深繫家庭倫常的重要關係!
況且,因時代變遷,家庭人口結構改變,家人之間感情濃密關係,更甚於早期傳統社會。以往的喪葬,當家屬思念亡故親人時,至少還有墓碑、塔位可供家屬當面傾訴追思,就如同民眾對神明燒香膜拜與擲杯或對主祈禱等宗教信仰的儀式,以此藉由時間 緩解家屬心中思親情懷,減少因喪親而生之心中鬱悶。但環保葬,相對就較無這樣的實質寄託。
折衷作法,可以在傳統入葬後,設定年限,再依當地縣市政府地方殯葬自治法規,將親人骨灰(骸)起掘,將骨灰處理成成易分解狀態,實施環保葬。如此作法,一來可以保持塔位或土葬區流動使用,不須增建,也符合政府推行環保葬政策;再則,家屬喪親悲痛心理,得以緩解並能健全發展;同時也兼顧殯葬同業者,展現道德良知的專業服務,與保持應有生計空間。
基於上述理由,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函文內政部,表達當前環保葬技術與理由,無法滿足亡者與家屬所需,建議審慎處理。
前述想法,是整合過專家學者意見而來。根據台灣喪葬儀節研究的著名學者徐福全博士於二○二二年五月六日在其個人臉書表示:「挫骨揚灰的喪禮,如何慎終?爐冷香滅的祭禮,如何追遠?」另外,南華大學生死學系主任楊國柱博士於二○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也在個人臉書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二○○七年全國死亡人數為十三萬五千八百三十九人,二○一六年則為十七萬兩千四百零五人,死亡人數增加幅度為二十七%。但據內政部委託調查報告指出,國人治喪總費用(含禮儀服務及設施使用費用)卻從二○○六年的平均每件三十五萬四千一百四十五元,至二○一七年總費用平均每件降為二十四萬兩千四百六十五元,降幅為三十二%。服務件數增加,總產值卻減少,所以殯葬服務業的未來潛藏隱憂,亟需殯葬產、學界思考解決之良策。」 其實,徐博士與楊博士二位教授所提共同問題之一,便是喪禮後,立即推行環保葬因素影響,與我領導全國殯葬禮儀服務同業思考問題一致。然而,身為全國殯葬同業領導者,必須同時兼顧國家利益、消費者(喪家及亡者)權益、殯葬同業專業服務與生計等立場綜合思考,希望政府與民間,能夠共同思考出最符合人性、經濟效益,又能顧及慎終追遠的喪葬方式。
※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與女兒的生命約定:葬儀百貨大亨李濂淞用愛翻轉人生》
《與女兒的生命約定:葬儀百貨大亨李濂淞用愛翻轉人生》希望能鼓舞正在生命中掙扎的人,藉由本書找到希望與力量,進而有機會翻轉人生。作者李濂淞將於7月23日下午在台北在金石堂書店信義店、7月31日在臺東故事館,以及8月21日在台中誠品園道店分享生命故事,歡迎蒞臨聽講。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