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S入圍葛萊美獎為何重要?
葛萊美獎對我們來說具有什麼意義?
在流行音樂史上,存在著象徵某個時代的特定「時刻」。音樂史學家們不是透過特定的暢銷歌曲或歌手,而是透過那些「時刻」來記錄、回想該時期的流行音樂。K-POP也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內,歷經了許多個分水嶺,而BTS的〈Dynamite〉與韓國歌手首度入圍葛萊美獎一事,肯定是歷史上最為耀眼的時刻之一。很多人會問:沒有得獎只是入圍,有什麼好拿出來說嘴?有人認為入圍就很厲害,也有人質疑這究竟有什麼了不起,雙方的說法都有道理。不過為了以更有說服力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歐美流行音樂歷史中,亞洲音樂的地位、男孩團體的地位、產業的結構,以及葛萊美頒獎典禮的特性來全盤分析。
▲ BTS入圍葛萊美獎之所以是件了不起的事,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他們是亞洲藝人、是韓國藝人。(圖:環球音樂)
BTS入圍葛萊美獎之所以是件了不起的事,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他們是亞洲藝人、是韓國藝人。美國流行音樂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能夠回溯到藍調與黑人靈歌,但這是一段亞洲音樂「不存在」的歷史。就像亞裔美國人這個群體,在漫長歲月中「明明存在卻彷彿不存在」一樣,兩者有著極其相似的命運。美國的流行文化就像他們有如「大熔爐」的社會一樣,由多元文化歷經長時間的融合發展出獨特的型態,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簡單概括,但大致從三個主要的族群來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理解。
這三個族群分別是歐裔、非裔以及拉丁裔,他們相互影響(其實是單方面遭到竊取)或創造出新的混種,形塑了名為「美國流行音樂」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後來再次逆輸入回英國、歐洲,並進入日本等亞洲地區,成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歐美文化源頭兼典範。不過在美國流行音樂生機蓬勃的發展過程中,亞洲人不僅從來不曾成為受關注的主流音樂人,也不曾造成顯著的影響。從這層意義來看,BTS入圍葛萊美獎不僅是K-POP的成就,更是此前未曾在美國流行音樂產業中獲得成功的亞洲人首次成功,可說是意義非凡。
入圍本身就是件值得感激的事,而BTS入圍的「流行音樂」領域意義更加重大。當然,單純從音樂類型的角度來看,BTS的作品無法視為搖滾或嘻哈等有明確區分的音樂,不過其實音樂類型也象徵著人種的市場。如果搖滾樂或鄉村樂的主要族群應該是白人聽眾,那麼嘻哈或節奏藍調等「黑人音樂」的主要消費族群就是非裔美國人。在這樣的結構之下,流行音樂的特色則較為中庸,是一種相對較不受人種或音樂類型限制的主流音樂。主流音樂的樣式會隨著時代改變,不過無論樣式如何改變,最常見、最大眾的風格,通常都會被歸類為該時代的「流行樂」。我並不是想強調這在音樂上是更為優秀的成果,只是想要說明,從亞洲藝人的觀點來看,「流行樂」確實是較難打入的市場。亞洲音樂沒有足夠的少數人種/民族可作為主要的消費族群,在商業限制、人種歧視等多重阻礙之下,完全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不過現在BTS不僅成為韓國史上第一,更是史上第一組入圍流行音樂部門的非歐美藝人,這個創舉所帶來的全新啟示與想像無法以數值量化。
葛萊美獎的性質偏向總結並慶祝美國音樂產業一年的發展,但亞洲或韓國藝人也並非完全無法在葛萊美獎上獲得關注。國際知名歌劇演唱家女高音趙秀美,就曾經與指揮家喬治·蕭堤一起,以理查·史特勞斯的作品〈沒有影子的女人〉榮獲歌劇部門的獎項;錄音師黃炳俊同樣曾經榮獲錄音技術部門等兩個部門的獎項;在非古典樂部門則有錄音師南相昱獲獎的前例;近來韓裔美籍的小提琴家理察·永杰·歐尼爾,也罕見地榮獲古典獨奏部門的獎項,以「民族」的角度來看,這同樣必須看成是韓國人的紀錄。如果要從亞裔、韓裔的角度來看,菲律賓裔美國人H.E.R.、韓裔混血安德森·帕克也都是著名的例子。不過即使有了這些前例,BTS入圍仍可說是個例外的成果。
首先,BTS入圍的不是非主流領域的古典樂或爵士部門,而是以商業音樂兼流行樂之姿進入入圍名單。在古典與爵士的領域,已經有許多亞洲人才在美國體制化的音樂教育系統培育之下、活躍於全球的前例。且在這兩個領域中,雖然同樣擁有與主流音樂產業相同的人種高牆必須跨越,但比起人氣與形象,古典與爵士領域更看重以實力競爭,且有許多透過音樂大賽等國際比賽,客觀驗證實力的機會,所以其特性與流行音樂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在競爭的層面上也是一樣。葛萊美獎的立意雖在提升整個美國音樂產業,但最終這個獎的重心還是擺在流行音樂。藝人必須經過激烈競爭、兼顧音樂性與商業性,才終於能夠入圍葛萊美獎,這對外國藝人來說幾乎不可能。
▲ BTS入圍的不是非主流領域的古典樂或爵士部門,而是以商業音樂兼流行樂之姿進入入圍名單。(圖:環球音樂)
還有一件事大家一定要記住,那就是葛萊美獎無論對外國還是本國藝人來說,同樣都是一座高牆,其關鍵在於葛萊美獎的主體─—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的喜好十分保守。葛萊美的「保守」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最重要的關鍵還是他們對潮流改變的反應非常遲鈍。與其說這是刻意為之,更像是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這個團體的傾向。基本上,這是一個穩健且封閉的「專業工作者」團體,也就是只有長期在音樂圈做出一定貢獻的人,才能獲得加入的機會,也因此平均年齡自然較高。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的傾向,自然與美國唱片產業、演藝產業,甚至是美國社會的主流結構一致,我們可以說「中年白人男性」就是葛萊美評審委員的代表。不過近幾年來已經開始為了多樣性,大幅增加年輕評審委員的比重,目前也在努力增加女性與非白人會員的數量,這可說是葛萊美獎認知到他們的缺陷,並努力克服該問題的補救措施。即便如此,葛萊美仍有著保守的特性,在選擇上也依然受到限制。
從保守的葛萊美獎的立場來看,K-POP可以說是一個處在他們的視線死角、不受他們關注的音樂產業。我們拿嘻哈音樂的例子來說明,或許能更容易理解如今K-POP的地位。嘻哈是當前對全球流行音樂帶來最大影響的類型之一,源自於1970年代中期紐約黑人社群的次文化,不過要在正式發跡十多年後的1988年,嘻哈才正式名列葛萊美獎的音樂類型獎項。後來又過了三十多年,至今仍沒有嘻哈音樂人拿下被稱為「葛萊美之花」的「年度專輯獎」。「年度製作獎」與「年度歌曲獎」則是到了2019年,才由淘氣阿甘以〈This is America〉一曲一舉奪下,而這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個例子。嘻哈已經是擁有大範圍影響力的音樂類型,甚至可說凌駕了搖滾這個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但卻未能受到相應的對待,當然可以說是受到人種的限制與錄音學院的喜好影響。而與嘻哈相比,K-POP的地位則更加微不足道。雖然K-POP不斷刷新YouTube的各項紀錄,也有藝人到美國舉辦體育場、競技場演出,不過從保守的葛萊美獎立場來看,K-POP可能只是何時消失都不奇怪的短暫流行或歷史長河中的小插曲,而BTS正是打破了這樣的限制,以「主流」流行音樂之姿入圍了葛萊美獎。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BTS就能夠在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發表他們光榮的得獎感言。從現實層面來看,他們的確也是唯一一組最接近得獎門檻的韓國藝人。或許未來樂壇上會有一組像BTS一樣,在眾人意料之外的新藝人出現,進一步帶動前所未有的新潮流也說不定。會不會產生更根本的改變呢?我們誰都不能保證韓國流行音樂未來不會成為世界的中心,現在不敢想望的歐洲認證、美國認證,或許在未來都將變得稀鬆平常。奉俊昊導演稱奧斯卡獎為「本土」頒獎典禮、演員尹汝貞在英國人面前發表得獎感言等,都讓歐美人士看見我們與他們是「同等」地位的存在,這些都是極具象徵性的改變。BTS雖沒有贏得葛萊美獎,但美國當地的輿論卻不認為這是BTS的失敗,反而提醒這是葛萊美的損失。我們可以看見,當前的狀況正在改變。
其實流行音樂的本質若等同於「人氣」,那我們實在不需要將葛萊美的價值,看得比其他更重視流行價值的頒獎典禮更重,但事實上,我們的確無法忽視葛萊美獎在美國音樂產業、在全球音樂產業所象徵的意義。六十三年的悠久歷史,由音樂專家與產業從業人員親自選出的象徵意義、保守的標準與極高的障礙,的確賦予了葛萊美獎正當性或某種誇張的「地位」,但反過來說,商業音樂人也藉由獲得葛萊美獎的認證,得以為自己的生涯立下一座里程碑。這是商業音樂人不需要、但卻不得不渴望擁有的命運,也是從一開始就將全球市場當作舞台,以模仿歐美現代流行音樂為始,現在進化到與歐美一同定義何謂流行音樂的K-POP不得不面對的命運。我想克服這個障礙的日子總有一天會來到,未來我們也將會迎來將獲得葛萊美獎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刻。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K-Pop征服世界的祕密:從BTS、IU、NCT到太妍,韓團十大「偶像藝術家」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