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塊肌肉生病,全身都是病!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S)」是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病,原因在於診斷不易,而一小塊肌肉生病,卻也讓人全身都是病!
●診斷困難,成了最易被忽略的「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S)」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原因在於身體的肌肉高達600多塊,其中的激痛點更是上千個,不可能每一個都去治療,因此醫師必須在聽到病人症狀後,就先知道是哪條肌肉生病了,才能快速解決疼痛。
要能正確找身體每一條精細的肌肉,並精準定位激痛點的方式,主要仍是靠手指的觸診(Palpation) ,搭配醫師解剖學的專業,觸診時的位置、大小、質地、彈性都是關鍵;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教育漸漸著重醫學影像的判讀,諸如X光、電腦斷層等,卻忘記了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雙手,其最敏銳的指尖觸感。
拜科技所賜,現有高解析度的超音波來輔助醫師找尋發病的激痛點,但效率與精確度仍遠遠不及手指觸感。加上醫師過度專科化,頭痛找神經內科、眼睛不適找眼科、耳朵不適找耳鼻喉科⋯⋯但經過本書的介紹,你會發現,一個小小的頸部肌肉出問題時,竟會引發頭痛、視力模糊、耳朵痛,甚至耳鳴,所有科別的症狀一起來!
鮮少有醫師被訓練來診斷此問題,而這種病人就會在醫院裡看各種科別的無數位醫師,卻找不到解藥;我的患者曾因此偏頭痛,看了長達7年的醫師,打針吃藥都沒好,一直活在痛苦與恐懼中。
●「代償效應」讓小痛變大痛
有時疼痛反覆復發,或治療完,反而出現更多疼痛,其實是因為身體早期出現異常時,沒有多加留意,出現了「代償效應」,什麼意思呢?
舉例來說,當我們跌倒、摔傷時,腳踝扭到,會覺得休息一下就好,沒什麼痛感就不予理會,此時可能就種下疼痛的種子!雖然不痛,但很可能已經發炎了,發炎的組織為了自保,當然會限制關節活動度,腳踝周遭發炎的肌筋膜被限制了關節活動度,身體只好讓腰臀及腿部肌群來代替做出步行等下肢活動,這些肌群就因過度使用而緊繃發炎,最後導致坐骨神經的問題。
所以有些人會發現,當最明顯的疼痛治療好時,這邊不痛了,反而跑出其他地方的疼痛,這時不要害怕,其實是醫師找到問題根源,讓大魔王原形畢露了!
局部的肌筋膜開始發炎、無法工作,就需要其他的肌群來幫忙完成原本的動作,此時會導致這些額外來幫忙的肌群過勞,產生更嚴重的筋膜炎,這就是肌筋膜的代償效應。
●長短腳也是疼痛根源!
長短腳、脊椎側彎、高低肩⋯⋯這些也可能是骨骼代償後出現的骨骼異常現象。當髖關節錯位時,將導致長短腳,骨盆為了平衡長短腳而歪向一邊,接著身體要平衡重心,因此脊椎開始側彎,同時帶來高低肩。而通常較長的這側,肌肉較容易過度使用,造成嚴重的肌筋膜炎,所以長短腳是否有矯正回正常位置,讓身體兩側肌肉能平衡使力,也是疼痛會不會好的關鍵!
●誰容易罹患肌筋膜疼痛症?
依結構性來說
姿勢不良、肌肉缺乏(肌少症)、過度使用(提重、運動過度、久站久坐等)、外傷(跌倒撞擊、拉傷、扭傷等)、動過手術(內部疤痕沾黏)、換過人工關節。
依系統性來說
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等)、營養失調、睡眠障礙、缺乏運動等族群,或是天氣寒冷都容易有肌筋膜疼痛症。
依心理性來說
壓力、憂鬱、焦慮、精神疾病等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
●不可小覷的纖維肌痛症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的產生是因為一個重大情緒的起伏,加上局部的筋膜傷害,演變成全身性的肌筋膜炎,開始全身刺痛麻痛、僵硬緊繃,難以入睡,焦慮憂鬱也會隨之而來。國際巨星Lady Gaga就曾公開提到自己罹患此症,飽受困擾,且宣布暫別歌壇。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活著,就可能會和此症交手,只是程度嚴重的差異性而已。
本文摘自《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乾針名醫Dr.Victor精準對症,打造36式神奇醫學瑜伽療法,無解的常年痠疼痛都能自癒》
【本文由三采文化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