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這樣!
【孩子有情緒,你都怎麼做?】
明明已經先跟孩子說好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但時間一到,孩子老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照他的方式做才可以,不然就大發脾氣。這個時候,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
□就讓他完成他要做的,再做原本說好的事情。
□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求他立刻停下來。
□使用利誘法讓他願意停下來,先做說好的事。
□跟他繼續耗下去。
皓皓不論生活中大小事都很堅持要照自己的時間或形式,像是睡覺前一定要聽某個故事才睡;吃飯一定要拿著車子玩具,一定要用藍色盤子、綠色湯匙才要吃飯,好說歹說就是一點也不妥協,不然就會上演躺地打滾戲碼,非得順著他才行。為什麼孩子做什麼都要依照自己的想法,一不順心就崩潰,難道是孩子有強迫症嗎?
固執無法預期
孩子做事很執著,凡事堅持己見,就連一點點變化都不能配合,只知道自己想要的,常將氣氛弄得很僵。就算是威脅利誘也都沒有效果,常常讓父母感到頭痛不已。
固執的本質是害怕失去,因而引發焦慮的情緒。在兩、三歲時是出現的高峰,主要是因為孩子對於事情預測能力不佳,無法知道事情改變後會出現哪些變化,因此只要生活上有一點不同,就會導致焦慮或緊張的情緒反應。
孩子為了避免自己出現不安全的焦慮感,就會出現「固執」的行為,所有的事都按照自訂的固定順序,任何輕微改變,只要沒有事先告知,就會導致情緒失控或抗拒。
這時通常也會伴隨另一種行為,也就是同一句話要問上十幾遍,例如孩子問說:「等一下可以喝果汁嗎?」即便已經回答他,不到三分鐘,他又會再過來問一次,問到都讓人煩心了。孩子其實不是故意要惹大人生氣,只是希望你每次的答案都能一樣,這樣他才會感覺到安全。
有規律才能預期
孩子比大人更喜歡規律,喜歡每天做一樣的事,特別是在四歲以前。明明一部卡通已經看過好幾遍,大人早就看膩了,孩子卻還是樂此不疲。與其看一部電影,反而廣告時間更吸引孩子注意,常目不轉睛的看著同一支廣告,甚至模仿廣告中的人物動作。
孩子喜歡重複不停出現的東西,並從中獲得樂趣,也就是可以「預期」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對孩子來說,這些事情好像是記憶大考驗,在他小小的腦袋瓜裡不停的猜測下一秒會出現什麼,當真的如自己預期的出現時,就會露出勝利的笑容。藉由這樣的練習過程,孩子漸漸發展出對事物的「預期能力」,才能應付日後快速變化的真實環境。
這裡不是要鼓勵大家讓孩子多看電視,而是提醒爸媽的行為必須要有一致性。你的行為與時間讓孩子越容易預期,孩子也越容易建立良好的預期能力。相反的,如果孩子經驗不足,無法正確預測環境變化的「規律性」,自然就容易感到不安。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只要一點點小變化就心生抗拒,養成固執而難以溝通的個性。
要協助孩子的方式並非故意去刺激他們,或讓他們每天都做不同的事,這樣只會把孩子搞到崩潰大哭,卻沒有任何發展的意義。請幫孩子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讓孩子建立生活的秩序感。當一切都按部就班,孩子不用思考也能輕鬆預期時,我們才能進一步的訓練孩子的「彈性」。
調整自己,改變孩子
「執著」不是件壞事,如果孩子可以擇善固執,可以朝目標持續努力,反而是未來成功的關鍵。相反的,如果孩子對於環境適應不佳導致「固執」,我們就必須協助孩子改善。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其實,如果孩子可以擇善固執,可以朝目標持續努力,反而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在幫助孩子時,請先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操之過急,如同前面說過,固執的本質是害怕失去,焦慮才是孩子鬧脾氣的關鍵。如果爸媽越急,孩子只會越焦慮。接下來讓我們用三個方式協助孩子試試。
一、避免太累
兩到三歲的孩子最喜歡玩,常迫不及待想出門,但體力往往跟不上自己的慾望。孩子無法察覺自己的體力,就像是一台無法顯示電量的手機,哪時會突然電量不足都很難預期。因此,爸媽必須幫孩子做記錄,避免孩子出現累過頭的情況。「見好就收」絕對是帶孩子的祕訣。大腦的抑制功能非常消耗能量,如果孩子累過頭,即便再乖的孩子也會無理取鬧,更何況是預測能力不佳的孩子呢?
二、增加彈性
當孩子已經建立出規律的生活,清楚知道每天的時刻表,這時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趁孩子體力好、心情好的時候,在固定活動中加上一點小變化。例如:拿畫筆畫畫時,增加一個用膠水黏貼的玩法;玩積木疊高高時,加上一些小人偶,或者同樣一個玩具選擇另一種玩法來玩,這些都是幫孩子增加彈性的好方式。打破孩子固執最好的練習機會,並非出門在外的時候,而是在他覺得最安全的地方,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三、提供預告
對於預期性不佳的孩子,提供「預告」是最有用的方式。爸媽可以使用繪本,藉由說故事的過程讓孩子融入情節中,彷彿自己就是故事主角,一步一步的預演一次即將發生的事。藉由這樣的過程,孩子對於從未經歷過的事,已經在心裡有一個預期的流程,明白一件事情之後會發生哪些事情,就比較不會因害怕而引發情緒。其實爸媽不用想得太複雜,或擔心自己不會說故事,現在網路如此發達,在網路上找優質影片給孩子看,也是可以考慮的替代方式。
有目標的執著是「堅持」;沒目標的執著是「固執」。過度執著不見得是不好的事,關鍵在於孩子有沒有「目標」。我們應該要做的,不只是強迫孩子改變,也不是跟著孩子一起擔心,而是幫孩子找出符合他天賦的才藝,無論是繪畫、音樂、數學……什麼都好。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孩子轉移注意力以調節壓力,再來也能幫他找到努力的目標喔!
──本文摘自《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跨越情緒教養關卡,磨人精也可以變身小天使》,遠流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