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經理人月刊》盧廷羲
如果有一天,你考取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系,但是因為念完畢業要花太多時間,你會選擇放棄嗎?
加拿大作家史考特.楊(Scott Young)就放棄了進入 MIT 的機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商學院畢業的楊,進入職場後,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是程式、演算法、人工智慧(AI),於是申請了 MIT,但錄取後他認為再花 4 年修習相關課程,等於放棄大半生活,很不吸引人,於是選擇自己學習。
驚人的是,平均 10 天,他能學完並考完一門課程,一年內就拿到 MIT 的計算機科學學位。靠的是什麼?楊研究了多位高效學習者的案例,歸納出一套「超級學習」(ultralearning)的方法,助他快速吸收、整理新的知識,且能融會貫通在各領域。甚至,他能做到每 3 個月就掌握一門語言。
觀察、分析知識的架構,原理先懂,再記細則
所謂的超級學習,指的是一個人在自主學習中,發展強化知識、技能的策略,盡最大可能提高學習效率。這個概念並不完全等於「快速學習」,也沒有指令般的絕對步驟。他認為,每位超級學習者會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技巧。
以往,學校、企業教育訓練都是灌輸式的訓練,超級學習的不同之處,你是主動想了解一件事,擁有旺盛的求知欲,這是超級學習的前提。
而展開超級學習,第一步是「學會學習的方法」(metalearning)。意思是,學習者在接觸新內容之前,要思考「我應該如何學習這個概念」。美國語言學家丹尼爾.艾弗列特(Daniel Everett)以研究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Pirahã」人聞名,他就是一位超級學習者。有次,他與一名女子交流,在語言不同的情況下,先聆聽、複誦對方講的字彙、再寫在黑板上,不久後,竟能逐漸猜出其中的意思。
例如,聽到女子說「kuti paoka djalou」,艾弗列特寫下「你好」並做出動作,得到對方肯定回應。甚至,很快地他能組織簡單句子如「我喝水」「你拿起石頭」。楊指出,關鍵在於艾弗列特嘗試拆解語言的結構,鼓勵對方念單字的同時,他記下發音、詞性、語法,並記錄、分辨名詞、動詞或代詞。
接著,艾弗列特系統性地歸納、整理資訊,像是「聽到的句子大多都是主詞、受詞、賓語」「這個語言的名詞,大部分都沒有複數」。
也就是說,和一般學習者不同的是,他學語言不只是從揣摩音調開始,而是描繪一個理論,思考背後的邏輯。幾個小時內,他可以在沒有翻譯協助、甚至在不曉得自己在講哪國語言的情況下,與對方簡單溝通。
拆解學問細節,分門別類訓練弱點
理解學問的組織架構後,第二步是拆解、學習其中一項技術,並加以精進。楊以自己畫人臉為例,起初他練習的畫作不夠好看,細究原因後,判斷原因是五官位置不夠精準,於是他拍攝實際的人像,並洗成半透明照片,再覆蓋在素描上,比對兩者差異。重複數百次之後,他的繪畫能力就在短時間大幅進步,「我可以馬上知道嘴唇是否畫的太低,或是眼距會不會太寬」。
如果學的是更複雜的主題,則要一一分辨、統整技術的類別。美國的電視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請參賽者根據少量線索,推敲正確選項。參賽者羅傑.克雷格(Roger Craig)曾在一天贏得 7 萬 7000 美元(約新台幣 210 萬元),保持單日最高獎金的記錄,靠的就是大量分析。
「你可以隨便練習,也可以系統性地學習。」楊說,這個比賽的題庫包含歷史、語言、文學、藝術、科技,克雷格能成功並非偶然。首先,他下載所有播出過的問題與答案、分門別類後,再逐一試答。
接著,克雷格將答題結果做視覺化分析,把各主題畫成一個圓圈,圓圈愈大,代表出題頻率愈高。進一步比對,他還發現,為求可看性,節目並不會鑽牛角尖出題,掌握各領域最著名的例子,會比冷門知識更有用。
你也可以用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的學習方法,他的步驟是,把一件事教給完全不懂的新手,從中得到反饋。如果你在教的過程,發現「哪邊卡住、講不清楚」,就表示你對這一部分的知識理解不足,需要補強。
楊總結,超級學習強調自主性、有策略的解讀新知,不只是「學習」(learn),還要找到「練習方法」(practice)。找到合適的方法後,學習的成效仍然要回到大量、扎實練習,一旦維持高強度訓練,就能做到「用理解取代死背」,得到好結果。
(本文整理、摘錄自《Ultralearning》,Harper Collins UK 出版)
圖片來源 / pexels
【延伸閱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2019年11月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